2015年6月5日,外语系组织23名教师和6名12级英语专业学生代表赴靖边县三中、靖边县中学考察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改革的动态。此次考察由外语系系主任薛笑丛教授带队,部分教学法教师和教学法研究方向教师参与。
6月5日上午,外语系师生与靖边三中校领导以及两位英语备课组组长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三中教导主任张主任向考察组介绍了该校的教改情况,系统总结了三年教改的成绩和发现的问题。三中的教改模式概括为“3-6-2”模式,即三个阶段,六个环节和二项检查。重点工作为导学案的编写和小组建设。随后,考察组分成两批,分别观摩了两个年级的示范课,并利用时间午休时间与部分校领导和授课教师做了简短的交流。
当天下午,考察组又去了靖边中学,分组观摩了两个年级四个班的英语课。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高效完成了预习反馈、探究、展示、质疑、教师点评等教学环节任务,给考察组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考察组与靖中校领导和英语组教师进行了座谈。会上,郝校长首先欢迎榆林学院外语系来访的师生,并阐述了他对教育本质和教育现状的看法,也给高等师范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张副校长具体介绍了靖边中学教改的历程和成绩。教改经过充分准备和严谨的顶层设计,于2012年正式开展。靖中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三类、四层、五步、六不同、三必须”,重点工作主要有导学案编写、小组建设和学生自主管理三方面。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该校教改已经跨过“临帖”、“入贴”阶段,正在努力“破贴”,打造自己的特色。靖边中学从2014年开展了教学管理体系改革,并计划于 2015年下学期尝试教材改革,教学改革步步深入。
此次考察,让考察组切实感受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热潮和高效课堂的清新之风,也感受到了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加强与基础教育学校的交流,必将有力地推动产教合作,促进师范教育的转型和发展。


外语系
2015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