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利推进我院的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工作,根据《榆林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和《榆林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办法(修订)》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拟定《外国语学院2024级本科生转专业实施方案》。
一、成立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委员会
组长:院长、书记
副组长:教学副院长、科研副院长、副书记
成员:各教研室主任
秘 书:教学秘书
(一)外国语学院的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委员会由九人组成,成员包括院长、学院主管教学及学生工作领导、教研室主任及教学秘书。
(二)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委员会的职责
1.认真学习《榆林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榆林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办法(修订)》。
2.制订转入学生遴选实施方案,并报校教务部门备案后组织实施。
3.对申请转出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查,并就是否同意转出作出结论。
4.对申请转入的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测评。综合考虑申请人的转专业理由、学业成绩、思想道德表现、转专业测评成绩等因素,就是否同意转入作出结论。
(三)对在转专业过程中进行违规操作的人员,将按学校相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二、转入学生条件
(一)符合《榆林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和《榆林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办法(修订)》的有关规定,并且对英语专业有浓厚兴趣,身心健康。
(二)申请转入英语专业的学生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
三、转入学生遴选办法
(一)申请人必须参加外国语学院组织的测评
英语语言能力测评。学院组织的转专业统一闭卷考试,试题内容涉及听力、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题型,主客观试题结合,难度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水平,满分为100分。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学院转专业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申请人进行现场测试,主要考核内容包括对外语专业的兴趣和认知、所具备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和学习潜力、今后的专业学习计划、听力及口语表达能力。面试满分为100分。
综合成绩评定。学院转专业工作委员会根据英语语言能力测试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成绩认定申请人的综合成绩:综合成绩= 英语语言能力测评成绩×60%+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成绩×40%。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说明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跨学院转专业,专家提问8-10分钟;院内转专业,专家提问5分钟。
成绩评定:学生回答完毕,选拔考核专家根据学生作答情况进行现场打分,满分100分。
注:跨学院转专业者,如综合成绩相同,参考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成绩,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成绩也相同的情况下,参考学分绩排名。平均学分绩以教务系统中导出的学业平均学分绩为准。
(三)学院转专业工作委员确定拟同意转入名单。
转专业测评成绩经转专业工作委员会审定后,由高到低排序,择优进行录取,最终确定拟同意转入学生名单,并将审核结果告知学生,同时在外国语学院官网公示拟接收转专业学生名单(随附考核成绩)。
四、英语专业接收人数及高考类别
五、转出学生遴选办法
(一)申请人向外国语学院提交转专业申请及相关材料。
(二)外国语学院转专业工作委员会根据《榆林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见榆林学院2024版学生手册),《榆林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办法(修订)》的相关要求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并作出审核结论。
(三)申请人需符合以下条件:
1、2024级在籍学生完成一年级第一学期学业,平均学分绩点(不含公共素质选修课)不低于2.5;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刻苦努力,在校期间未受任何纪律处分,无考试作弊或旷考等现象;
3、申请转专业学生前后专业类别原则上要求相同(即理工类互转、文史类互转),专业录取批次相同或上一录取批次可申请转入下一录取批次专业;
4、学生确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含隐瞒既往病史入学者),经学校指定单位(三级甲等医院)检查证明确属不宜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拟转入专业学习者,须在入学时提交转专业申请并提供近期诊断证明。
六、其他事项
(一)本科生转专业的原则和条件、转专业学生的管理等事项以及本方案未涉及的其他事宜,按《榆林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榆林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办法(修订)》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申请人须认真阅读《榆林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榆林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办法(修订)》。
(三)转入学生应于正式入读后一周内必须联系学院教务员,落实课程补修事宜。教务员会同相关教学负责人和转入学生共同确认需补修的课程。
(四)本方案由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
外国语学院学院
2024年12月